新华日报财经讯 7月29日,江苏省南京市有两例“第一单”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实现挂牌交易,一例为全国首单,一例为南京首单,这为行业发展提供有效数据参考与借鉴,也为智慧城市建设贡献南京智慧。
数据要素流通用好很关键
7月29日,在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国首单“智慧停车分析数据”通过备案审查正式挂牌交易,670万条数据“变身”数据产品,智慧园区停车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实现从0到1的突破,成为国内首单。
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出具的《智慧停车分析数据》数据产品登记凭证
同一天,南京首单实时动态“车路云一体化”数据资产入表案例获得数据产品登记凭证,称为“南京市新型公交都市先导区(江心洲)车路协同数据”正式挂牌交易。
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出具《南京市新型公交都市先导区(江心洲)车路协同数据》数据产品登记凭证
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打破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质态,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优质生产要素。如何让数据要素流得动、用得好,繁荣数据开发利用的产业生态便显得尤为重要。
如数据服务商、数据持有方,持续探索数据流通使用商业模式。助力开发千姿百态应用场景,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进而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推动生产力跃迁。
670万条停车数据“脱胎换骨”
对于此次入表,建邺国资集团相关人士表示,这实现了全国首单智慧园区公共停车数据资产入表,为集团资产增厚、降低负债率带来积极影响,也为园区内停车资源的合理布局、优化收费模式提供了数据支撑。
建邺国资集团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如园区停车管理数据、园区租赁数据、资产管理数据、金融风险管理数据等。今年以来,建邺国资集团积极探索数据资产入表业务,与牵头的数据服务商开鑫科技的多轮次沟通协调,建邺区国家广告产业园、新城科技园国际研发总部园、金鱼嘴基金街区、科技创新产业园等5个园区的停车数据,成为了首批入表被选中的“幸运儿”。
数据显示,这5个智慧园区的总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入驻科技服务企业1000余家。2020年运营以来,园区停车数据每日更新,积累了大量的停车月租办理数据和车辆出入记录数据,截至今年4月份,出入数据量级已高达670万余条,实现停车收入约1.04亿元。
670万余条数据需要“脱胎换骨”升级为数据资产,需要开展采集、脱敏、清洗、分析等环节。受托牵头的开鑫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刚拿到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大、条目杂乱。通过大数据平台和技术,开鑫科技技术人员实现数据清洗和加工,为保护用户隐私,对用户姓名、手机号、车牌号等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处理,数据仅保留用户ID信息,确保在分析和使用数据时,在确保隐私安全后,还可获得有价值的洞察。
之后,开鑫科技牵头对接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审查数据合规等事宜。7月29日,该数据资产成功通过备案审查,在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上架”。经过开发的数据产品,可以服务于保险、4S店、二手车商等,成为精准营销的重要工具。
车路协同数据产品助力探索无人驾驶
作为国家首批“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在5G+AI技术和“按需出行、自动驾驶”的发展愿景下,南京市制定了《南京市关于数据驱动打造“新型公交都市”的行动计划(2020-2025年)》,“新型公交都市”先导区建设在江心洲有序推进。
本次数据资产入表和数据产品上架,有望带动全市软件、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等地标产业融合发展。
“车路协同数据”作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关键支撑,涵盖了江心洲75个路口的道路感知数据和无人车智能驾驶的实时运行数据。这些数据的实时更新和高时效性,为自动驾驶测试、算法模型训练以及特定区域内的自动驾驶路线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据数据来源方江苏未来都市出行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数据都来自该公司建设并运营的车路协同云控基础平台和示范应用平台,7*24小时实时更新,时效性很高。
本次挂牌的车路协同数据产品为例,它能以数据表或API服务的方式交付,未来应用场景广泛。数据服务商开鑫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解读数据应用三大场景:
一是用于自动驾驶及辅助驾驶,比如利用车路协同设施,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实时、高精度的道路信息服务,开展自动驾驶测试;
二是为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等算法开发提供真实场景的模型训练数据,提升算法模型准确性;
三是在特定区域内提供精准自动驾驶路线设计能力,包括公交车示范路线、自动驾驶观光、自动驾驶物流、自动驾驶售卖、自动驾驶清扫等。
“随着未来国家对智能驾驶牌照和智能驾驶区域的开放,数据的应用价值还将大幅度提升。”开鑫科技上述人士表示。
在数字经济的大潮中,开鑫科技等数据服务商正在积极探索数据流通使用的商业模式,构建数据资产全链条生态体系,推动数据要素在未来释放更大的价值。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玥颐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58682440
APP下载